Wang等認為,解釋***人的鼻尖比高加索人圓鈍、低平的原因:①在鼻翼軟骨的穹窿部,有更多的纖維脂肪組織,鼻尖表現點的范圍比高加索人大。②在鼻翼軟骨內側腳、外側腳和中隔間,無附著。③與高加索人比較,***人的鼻翼軟骨發育不好。WT Wu提出了東方人鼻部的一些特點,他發現在東方人鼻的皮膚和骨與軟骨之間的組織,是致密的纖維肌肉層和脂肪層,鼻翼小葉(alar lobule)是突出的,由軟組織組成,沒有軟骨。***人鼻獨特的解剖特征使其具有突出的鼻翼小葉、較寬的鼻翼和不突的鼻尖。其中,較寬的鼻翼和突出的鼻翼小葉是非常明顯的特點。
鼻尖的美學鼻尖突度
N Powell和B Humphreys(1984年)提出了2種測量鼻尖突度的方法:①Baum比率。鼻根到鼻基底作為長度,除以從鼻尖突出點到鼻根和鼻基底的垂線距離。②Simons比率。鼻基底到鼻尖突出點的長度,除以鼻基底到上唇比較突出點的長度。Powell and Humphreys 修改Baum比率2.8∶1.0作為比較理想的比例,Simons比率比較理想的是1.0。中國人Baum的比率是3.0, Simons比率是1.5。Baum比率越高,鼻尖突度越小。
鼻孔/鼻尖比例
RK Daniel發現,理想的鼻孔/鼻尖比例從基底觀是55∶45。其他研究指出,鼻尖包括小葉是鼻小柱長的33%。Guyuron 等的觀察,從基底觀接近于Daniel,漂亮的鼻孔和鼻尖小葉的比例是60∶40~55∶45。Powell和Humphreys 描述,白種人理想的鼻子,其基底觀呈相等的三部分,而中國人的鼻子,上部組成鼻基底的45%,中間占18%,下部占37% (圖1)。Farkas等(1983年)的研究認為,從鼻棘到鼻小柱到鼻尖畫一條垂線,美觀平衡的鼻孔擁有50°~60°的傾斜角度。
鼻尖調整手術方法的介紹縫合技術
B Guyuron和RA Behmand(2003年)歸納了9種縫合方法:①內側腳縫合;②中間腳的縫合;③穹窿間縫合;④經穹窿縫合;⑤外側腳的縫合;⑥內側腳中隔縫合;⑦優秀旋轉縫合;⑧內側腳腳板的縫合;⑨外側腳凸度控制縫合(圖2~10)。其中,經穹窿縫合保證了穹窿間的距離,縮窄了鼻尖。Dosanjh等提出了半穹窿縫合,即水平褥式僅縫合了穹窿頭端,縮小了穹窿頭端的距離,保留了穹窿尾端的距離,避免了鼻尖呈捏尖形態的缺陷。
鼻翼軟骨的改建技術
通過改變軟骨局部,重新構架軟骨,進而調整和改變鼻尖支撐的方向和力度及旋轉度。外科技術包括鼻翼軟骨外側腳切取技術(lateral crural steal,LCS)、鼻翼軟骨外側腳覆蓋技術(lateral crural overlay, LCO)、榫卯技術(tongue-in-groove,TIG)、鼻翼軟骨滑行瓣技術(sliding? alar cartilage flap,SAC)、鼻翼軟骨外側腳水平切除鉸鏈瓣(horizontal reduction using a cephalic hinged flap of the lateralcrura, HRCH)、鼻翼軟骨折疊帽狀瓣(the onlay folded flap, OFF)等。
LCS
將鼻翼軟骨外側腳游離,向內側腳遞進,在新的位置行褥式縫合,縮小、塑形了鼻尖(RW Kridel,1989年;圖11)。LCS縮短了外側腳,加長了內側腳,增加了鼻尖的突度和旋轉度。
LCO
將兩側外側腳切口的周緣分離約5mm,在外側腳的中段從頭部垂直切斷到尾部,切斷的兩側進行折疊,做經軟骨的褥式縫合(RWH Kridel,1991年;圖12)。增加了鼻尖的旋轉度,降低了鼻尖的突度。
TIG
即分離出鼻中隔的尾端,將兩側鼻翼軟骨內側腳進行分離,將內側腳向上靠近鼻中隔尾端,鼻中隔插入到兩側內側腳之間,縫合鼻小柱和鼻中隔(圖13)。
SAC
將鼻翼軟骨外側腳的頭端切下,滑行到外側腳的尾端部分,并與之重疊,將兩層軟骨與部分黏膜做“U”形縫合,有效地增強了鼻翼軟骨的力量,防止了鼻翼塌陷(圖14)。
HRCH
切除一條鼻翼軟骨外側腳和中間腳水平中間部分,行水平褥式縫合,形成鉸鏈瓣,縮小并改善了球形鼻尖。?
OFF
將鼻翼軟骨的外側腳進行對稱水平切開,將兩側頭端部分的內側邊緣縫合形成一瓣,旋轉到穹窿部,進行折疊“U”形縫合,以增加鼻尖的支持力量和鼻尖的突度。
移植技術
利用自體軟骨移植形成支撐來加強鼻尖某方面的支撐力量。
用于鼻成形術的自體軟骨移植有:異種軟骨移植、異體軟骨移植和自體軟骨移植。其中,自體軟骨移植用于鼻部美容的供源包括肋軟骨或鼻中隔軟骨、耳郭軟骨。Wang 等較偏重于應用耳軟骨,首先,它有合適的硬度,比鼻翼軟骨更強壯,不像中隔軟骨在長時間后會顯示一個邊緣;其次,它凸起的形狀,有利于重新塑造一個自然外觀的鼻尖;再次,容易獲取,瘢痕不明顯。
中隔軟骨比較常見的移植方式包括插入移植、復合移植、板條狀移植、TIG。1977年,H Byrd等介紹了在鼻翼軟骨發育較差的患者中,運用鼻中隔延長移植來控制鼻尖突度。移植物有3種形式的移植:成對延展移植(paired spreader grafts)、 經中隔支撐成對對角延長移植(pairedbatten grafts extending diagonally across the caudal and dorsal septal L-strut)和直接延長移植(directextension grafts)。直接移植需要鼻小柱的支撐。
自體軟骨用于鼻尖的調整。1941-1951年,peer介紹了采用自體鼻軟骨和耳軟骨來處理鞍鼻和鼻尖的缺陷;1953年,IB Goldman提出了魚漂狀移植(floating graft);1975年,JH Sheen提出了盾牌移植(shield graft);1979年,Juri提出了錨狀移植(anchor graft),1984年,G Peck提出了帽狀移植(onlay graft)。
對于***人的綜合性鼻尖整形手術***人的鼻部特點包括皮膚厚、球形鼻、鼻翼軟骨發育欠佳等。因此,常選用植入體的置入聯合鼻尖塑形,通過軟骨移植和控制鼻軟骨塑造美麗自然的鼻尖。手術包括鼻翼軟骨切除和縫合的調整、纖維和皮下組織的切除、鼻尖移植和鼻小柱支撐。對短鼻者將鼻中隔軟骨移植到兩側鼻翼軟骨中間腳和鼻中隔軟骨之間,從而延長鼻中隔,通過鼻小柱支撐來加強鼻小柱力量。根據鼻尖情況,用余下的軟骨行兩層或四層疊加移植,創造一個自然、美觀形狀的鼻尖。Park 等在矯正鼻尖缺陷時,運用了經穹窿和穹窿間縫合技術、鼻小柱支撐和帽狀移植。其中Jin和Won認為,帽狀移植和中隔延長移植是成功的兩個重要技術。若鼻尖支撐良好,鼻尖突出只需比較小程度的增加,那么可選擇簡單的縫合來修改鼻翼軟骨;若需要小到中等程度地增加鼻尖突度,則需采用帽狀移植或聯合縫合技術;如果鼻尖力量比較弱,那么在鼻尖移植前則需要進行小柱支撐;若患者鼻尖突度需要大幅增加,則取中隔做中隔延展移植,必要時做帽狀移植。
后記,其實所有鼻部整形項目都是一樣的,由于每個人的鼻子基礎不同、選擇的醫生不同、設計的案例不同等因素,術后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獲得滿意的鼻整形效果,建議大家多多參考各種鼻整形案例,并且謹慎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設計方案,這樣才能讓自己美美的鼻子呦~想看更多案例的寶寶,可直接點擊“在線咨詢”,找我們的美麗顧問就能輕松獲取各種案例哦~
由于每位醫生的手術操作和經驗有所同,因此,后護理的注意事項也會存在差異,所以本文只是客觀描述...
綏化市兩個眉頭有豎紋收費標準2024流出-綏化市兩個眉頭有豎紋費用為什么會那么高,綏化...
九江瑞麗醫療整形美容醫院與九江柔本麗格醫療美容門診部哪個好?網友真實反饋,九江市...
深圳市眼瞼矯正醫生排行榜十強全面盤查-劉波主任醫師醫生實力入選,深圳市眼瞼矯正排名醫生...
謹防孩子牙體牙髓病變成牙體牙髓病!襄陽牙體牙髓病手術危險不?一口健康無損的牙齒可以促進我們消...